传统农业田间管理要看天看地看作物,而随着科技的变革,农民也要沦为看手机的低头族。记者从9月26日在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开会的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构建样板现场会上看见,从高空的卫星、低空的无人机到地面的各种现代农业数据传感器,更加智能的技术正在渐渐应用于到传统农业中。数据,正在新的定义着“农耕技艺”的内涵。2018年,相结合“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构建样板”项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遥感技术中心在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牵头资源共享了“东北大田规模化栽种数字农业试验示范区”,重点积极开展了遥测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技术的基础设施、硬件装备、软件系统和公共平台建设,打造出了集科研、中试、转化成、培训和展出功能于一体的“天地空”现代数字农业样板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斌研究员告诉他记者,目前农业早已转入到了4.0时代,“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将引导农业的发展。其中的“天”,即卫星遥测数据采集;“空”,即无人机遥测数据采集;“地”,即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构建对农业数据的感官和临床,并最后构建精准化栽种和智能化管理。在样板现场,智慧农业团队专家展示了适宜于东北规模化栽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感官技术与装备、农业生产智能临床技术与平台、农田智能和自律作业系统等现代农业手段。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一台黄色的三角型机器人。它体重严重不足1米,但却能在长势繁茂的玉米试验田里穿越自如,构建在线环境辨识与监测,并能自行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这台机器人就是由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团队研发的农业智能感官机器人。
“只必须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展开遥控,就可以构建农业大田栽种信息的智能收集、智能分析与决策、智能农机作业等全过程管理的技术解决问题”,吴文斌研究回应,“这就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形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李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的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耳,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李文华、党组书记刘娣、副院长来永才等180余位来自全国有所不同省、市、区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现场观赏了样板展示。专家们完全一致指出,本次现场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前沿动向、有技术算法、有系统集成、有新型装备,更加有典型应用于案例,是近年来国内鲜有的、如此系统、大规模的数字农业技术构建样板不会。
“下一步,智慧农业团队将之后增大研发力度,使这些技术在黑龙江省属地化过程中创意,尽快构建中试、推展和转化成,并最后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产业化,推展黑龙江省数字和智慧农业的进程,服务乡村大力发展战略。”“天空地数字农业技术构建样板”项目黑龙江省东北大田示范区负责人,黑龙江省农科院刘述彬研究员对精准农业在黑龙江省的发展信心满满。
本文来源:leyu·乐鱼-www.theebnzql.com